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,距市中心30余公里。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,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,始建于西晉永嘉元年(公元307年),素有“先有潭柘寺,后有北京城”的民諺。寺院坐北朝南,背倚寶珠峰,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形環護,宛如在九條巨龍的擁立之下。高大的山峰擋住了從西北方襲來的寒流,因此這里氣候溫暖、濕潤,寺內古樹參天,佛塔林立,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勢而巧妙布局,錯落有致,更有翠竹名花點綴期間,環境極為優美。
盼了許久終于盼來了五一小長假。興沖沖地定下行程,要去高淳看油菜花。其實,我就是個南方長大的小孩,油菜花對我而言一點也不陌生。卻真的跟魔怔了一般,訂了票就要走,不顧阻攔。事與愿違,該計劃終因我的不慎未能成行。4月3日晚,北京站前哭得稀里嘩啦,卻只能跟我的計劃saygoodbye。但是并不甘心三天假期浪費在家中,于是選擇了潭柘寺。
以前就對這里非常的向往,那句古話“現有潭柘寺,后有北京城”也一直出現在我的記憶中。很想去這座古寺一探究竟。還 有殿前那株有歷史的玉蘭。 4月4日,起了個大早,坐地鐵到蘋果園站,乘坐931前往潭柘寺。還不錯,車來的非常快~~沒有讓我等太久~~就當安慰我受傷的心靈好了~~到了門頭溝后,一路上就看到漫山遍野的花,不知是桃花還是杏花,開得非常爛漫,襯著青山,甚是好看。也就一個多小時,就到了終點站,潭柘寺。 潭柘寺的玄妙之處在于偌大的寺院,若不是走到跟前,竟看不見山門。緣著碎石路,走進山門,就看見了如織的虔誠香客~~~曾經有人告訴我,佛是不能亂參拜的~~~只要懷著一顆敬畏的心情就好~~~因此,我并沒有進廟燒香的習慣。其實,此行的重點在于殿前的那株玉蘭。
來到中軸線上最后一座大殿——毗盧殿的門前,才看到那株據說有400多年歷史的古玉蘭。紫中帶白的花色,據說獨此一株,再無他。只可惜,我與花并無緣,想著多次海棠花溪看花未果,連油菜花這種普通的無法登大雅之堂的小花,我都無緣觀賞,更何況如此罕見的玉蘭呢?我只這般安慰自己。只是用我的手機,便得了一張難得喜歡的圖,一切都不重要了。
玉蘭的枝枝蔓蔓逆著光時,卻成了好看的剪影。雜而不亂。此時卻也頗有了禪意。 往偏殿走,就隱約看見了一座白塔,甚是歡喜。來北京,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北海的白塔,因為揚州也有同樣的一座。見了就有親切感。想也沒想,就竄了過去。塔前,有一株很高的古松,前端立著的介紹上的中文已經磨光了,看著英文“ Two phoenix dancing pine”,想了想,或許中文叫做“鳳凰于飛”吧?禮塔、繞塔三周,我還煞有介事的脫了帽,綁起了海藻般的長發,也體現下我的虔誠。也就想起了倉央嘉措的那首詩,“那一世,轉山轉水轉佛塔啊,不為修來生,只為途中與你相見。”
仔細想想,佛寺其實有時也很矛盾。一方面,佛家講究清修,都說是佛門清凈之地,一方面,又期待香火旺盛,這就免不了喧囂。或許佛自有心意吧。 佛寺之旅,于每個人,都有不一樣的心意。
小貼士:停車場有很多人賣香,不要買,寺廟內有香免費領取門票60,學生票30平時很少去北京西邊,因為離家太遠。對潭柘寺的了解僅僅知道是一條騎行線路。對石景山區的了解也僅僅是潭柘寺還有暴雨,還偏偏出發的時候在下雨。空氣中彌漫著朦朦朧朧的霧氣。
推薦閱讀:
本文部分圖文、音頻、 *** 于 *** 搜索,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。
溫馨提示: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北京戶外網對其觀點贊同或支持。
本站文章發布于 5年前 ( 2020-04-26 )
發表評論